|
贈謝敞王博喻 / 作者:黃庭堅 |
高哉孔孟如秋月,萬古清光仰照臨。
千里特來求驥馬,兩生於此敵南金。
文章最怨隨人後,道德無多只本心。
廢軫斷弦塵漠漠,起予惆悵伯牙琴。
|
|
贈謝敞王博喻解釋:
《贈謝敞王博喻》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哉孔孟如秋月,
萬古清光仰照臨。
千里特來求驥馬,
兩生於此敵南金。
文章最怨隨人后,
道德無多只本心。
廢軫斷弦塵漠漠,
起予惆悵伯牙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謝敞王博喻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黃庭堅將謝敞王比作明亮的秋月,閃耀著萬古的清光。他贊嘆謝敞王卓越的才華,宛如千里特地來尋找千里馬一般,與南金(南方之寶)相媲美。然而,黃庭堅也表達了對文學的怨懟,他認為優秀的文章往往被人遺忘,而道德的重要性也被忽視,只有本心才能真正體現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庭堅的惆悵之情,他感嘆琴弦的破損和琴音的消失,暗喻了自己對友誼的思念和無盡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謝敞王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通過將謝敞王比作秋月,黃庭堅賦予了他崇高的地位和獨特的光輝。詩中的"孔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將謝敞王與偉大的圣賢相提并論,突顯了他的卓越才能。詩的后半部分,黃庭堅則表達了對文學和道德境遇的憂慮,反思了人們對于優秀文章的輕視和對道德準則的忽視。最后兩句以伯牙琴為象征,表達了黃庭堅對友誼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惆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謝敞王的贊頌和思念,同時也暗示了對時代風氣的反思。黃庭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情感,展現了對人才、文學和友誼的珍視和思考,使這首詩詞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