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 作者:黃庭堅 |
舍後鐘梵爐煙長,舍前簾影竹蒼蒼。
事親暖席扇枕涼,中有一士鬢蒼浪。
同心之心蘭麝香,與游者誰似姓楊。
朝發枉渚夕辰陽,懷瑾握瑜秪自傷。
東有濁河西清漳,胡為搔頭盧泉思茫茫。
清明在躬不在水,此曹狡獪可心死。
|
|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解釋: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舍後鐘梵爐煙長,
舍前簾影竹蒼蒼。
事親暖席扇枕涼,
中有一士鬢蒼浪。
同心之心蘭麝香,
與游者誰似姓楊。
朝發枉渚夕辰陽,
懷瑾握瑜秪自傷。
東有濁河西清漳,
胡為搔頭盧泉思茫茫。
清明在躬不在水,
此曹狡獪可心死。
譯文:
離開佛寺后,鐘聲回蕩,香爐的煙氣長久不散,
在住所前面,竹影蒼蒼。
孝事親人,暖被溫枕,扇子吹來涼風,
其中有位士人,鬢發如蒼浪。
同心的心意,像蘭草和麝香一樣芬芳,
與游子相比,誰能像姓楊的你。
早晨離開枉渚,傍晚的夕陽,
懷揣著美玉,握著明珠,只有自己傷心。
東邊有濁河,西邊有清漳,
為何搔頭,思念盧泉,心迷茫茫。
清明節在內心體悟,不在水邊流連,
這樣的人狡猾可惡,寧愿心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離開佛寺后,回到家中,鐘聲仍在耳邊回蕩,香爐的煙氣長久不散,簾影下的竹子蒼蒼,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禪意的氛圍。
詩中提到詩人孝順父母,關心家人,用溫暖的被褥和涼風扇子來表達對親情的體貼之情。然而,其中有一位士人,鬢發如蒼浪,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中的"同心之心蘭麝香"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將友情比作芬芳的蘭草和麝香。與游子相比,詩人認為姓楊的朋友更加親近,更加知心。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早晨離開枉渚(指濁河)的景象,傍晚時分的夕陽,以及內心的思緒。懷揣著美玉(指珍貴的思念)、握著明珠(指心中的珍寶),卻只有自己獨自傷感。
最后兩句詩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思考。東邊有濁河,西邊有清漳,濁河和清漳分別象征了世俗和純潔。詩人質問為什么心迷茫茫地思念盧泉(指一種清澈的泉水),卻糾纏在濁河的思緒中。他認為清明節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外在的水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拜祖先、掃墓、悼念逝去的親人。然而,詩人認為清明節的重要意義在于內心的體悟,而不僅僅是在水邊流連。他對于那些狡猾可惡的人心存不滿,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可悲的,寧愿選擇心靈的死亡。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情思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親情、友情和現實的感慨和思索。通過對禪意、親情、友情和純潔的思考,詩人展現了對人生的思索和對世俗之外境界的追求,以及對虛偽狡猾行為的批判。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