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 / 作者:黃庭堅 |
江夏無雙乃吾宗,同舍頗似王安豐。
能澆茗椀湔祓我,風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筆賞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鷹爪是小草,敢與好賜云龍同。
不嫌水厄幸來辱,寒泉湯鼎聽松風,夜堂朱墨小燈籠。
惜無纖纖來捧椀,惟倚新詩可傳本。
|
|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解釋: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夏無雙乃吾宗,
同舍頗似王安豐。
能澆茗椀湔祓我,
風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筆賞幽事,
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鷹爪是小草,
敢與好賜云龍同。
不嫌水厄幸來辱,
寒泉湯鼎聽松風,
夜堂朱墨小燈籠。
惜無纖纖來捧椀,
惟倚新詩可傳本。
中文譯文:
江夏無雙即是我的家族,
與你們同住的人頗似王安豐。
你們能為我斟茶湯,
慢慢地倒入椀中,為我凈化身心。
我仿佛想要揮動風衣,
將其吹去浮丘翁的身上。
我家族的人寫下來贊美幽靜的景物,
秋月下照耀著澄清的江水。
在我的家鄉山上,一只鷹的爪子就是小草,
我敢與你們這些賞賜云龍的人相提并論。
我不嫌棄身世的貧寒而感到恥辱,
在寒泉旁聽著松風的吟唱,
夜晚的廳堂里有一盞朱墨小燈籠。
可惜沒有人細心地為我斟茶,
只能寄望于我的新詩能夠流傳傳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題材創作的。他描述了自己在江夏的生活,以及他對家族和文學的理解和贊美。
詩的開頭,黃庭堅自稱江夏無雙,意指他是江夏地區獨一無二的人物,突顯了自己的獨特性。同舍指與他一起住在江夏的人,其中頗似王安豐的人指與他志趣相投、有共同興趣的朋友。
黃庭堅感謝同舍為他斟茶,將茶湯倒入椀中,以此來凈化他的身心。這里的茗椀可以理解為茶杯,湔祓可以理解為凈化。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情誼的珍視。
接下來,黃庭堅寫到自己家族的文學傳承。吾宗落筆賞幽事,指自己家族的人以描寫幽靜的景物為樂。秋月下照澄江空,描繪了秋夜的江水被明亮的月光照耀,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
黃庭堅說,他家山上的鷹爪就是小草,表示自己出身貧寒,與那些賞賜云龍的人相比,自己微不足道。然而,他仍然敢于自比云龍,表達了他對自己才華和文學追求的自信和堅持。
在最后幾句中,黃庭堅表達了對自己貧寒身世的態度。他說自己并不嫌棄水厄(貧窮)的來臨,甚至感到幸運而自豪。他在寒泉旁聆聽松風的吟唱,夜晚的廳堂里有一盞朱墨小燈籠,展現了他對于貧困環境下的寧靜和安逸的態度。然而,他又表達了一種遺憾,即沒有人細心地為他斟茶,只能寄望于自己的新詩能夠流傳傳世。這里體現了黃庭堅對于文學創作的渴望和對于自己作品被傳承的期望。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自豪相融合的方式,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家族、友誼和文學的珍視與推崇,同時展現了他在貧困環境中的豁達和自信。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家族對比的手法,以及對茶、月、山、鷹等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意境。整首詩詞以自我表達為主線,通過對自身情境的描繪,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個性和他對于文學創作的堅持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