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王黃州墨跡後 / 作者:黃庭堅 |
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舂。
圣人懷余巧,故為萬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時王黃州,謀國極匪躬。
朝聞不及夕,百壬避其鋒。
九鼎安盤石,一身轉孤蓬。
浮云當日月,白發照秋空。
諸君發蒙耳,汲直與臣同。
|
|
題王黃州墨跡後解釋:
《題王黃州墨跡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錘。
圣人懷余巧,故為萬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時王黃州,謀國極非躬。
朝聞不及夕,百壬避其鋒。
九鼎安盤石,一身轉孤蓬。
浮云當日月,白發照秋空。
諸君發蒙耳,汲直與臣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于智慧和能力的思考和反思。他通過掘地和斷木的比喻,暗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不如機械操作的機錘那樣靈活和高效。圣人心懷余巧,因此成為萬物的宗師,而世間也有一些能夠斬斷泥土的手,不一定需要高超的技藝?;仡欉^去,王黃州為國家謀劃,但他的計劃并非出于個人私利。早上聽到的消息還未及晚上,百姓們避開了他的鋒芒。九鼎安穩如盤石,而黃庭堅自己卻像孤獨的浮萍一樣漂泊。流云遮住了日月光芒,白發映照著秋天的蒼穹。黃庭堅告訴諸位讀者:你們也是剛剛開始啟蒙的,而我與你們是一樣的。
賞析:
黃庭堅通過對于智慧和能力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自省和謙遜的態度。他認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不高超,甚至不如一些簡單的機械操作,但他也意識到圣人所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智慧,是萬物的宗師。他以王黃州為例,讓人們明白一個人的謀略和計劃不一定是出于個人私利,而是為了更大的目標。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表現出一種對于歲月的思考和對于生命短暫的認知。最后,他與讀者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境,表達了與他們同在的心情。
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于人生的思索。他以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表達了對于智慧和能力的謙遜態度,以及對于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感悟。這首詩詞通過比喻和寓意,呈現了作者獨特的思維和情感,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和智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