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 / 作者:黃庭堅 |
往日孫陽翟,才可任遺補。
擊強如摧枯,食蘗不知苦。
屬者缺諫垣,時論或未許。
儻可假一邦,使民作鄒魯。
|
|
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解釋:
《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共有五首,下面是對第一首的分析:
往日孫陽翟,才可任遺補。
擊強如摧枯,食蘗不知苦。
屬者缺諫垣,時論或未許。
儻可假一邦,使民作鄒魯。
中文譯文:
過去的孫陽和翟,才能夠任命來填補。
打擊強者就像摧毀枯木,吃竹筍不知道苦澀。
屬下缺少忠告的墻垣,時候言論或許未經批準。
如果能夠暫時承接一個國家,使百姓變得像鄒魯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邀請二范仲淹與他一同創作的,表達了對往日時代英才的懷念和對時局的思考。
詩的開頭提到了孫陽和翟,他們被認為是過去時代的杰出人才,黃庭堅希望能夠找到一些人來填補他們所留下的空缺。他將打擊強者比作摧毀枯木,強調了對于權勢者的反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接著,詩中提到了缺乏忠告的墻垣,意指時下的政治環境缺乏明智和坦誠的建議。時論也可能未經批準,暗示言論自由受到限制。黃庭堅表達了對于政治清明和言論自由的期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夠承擔起治理國家的責任,使人民能夠過上像鄒魯(古代中國的兩個著名國家,代表著富饒和安寧)一樣的生活。這反映了黃庭堅對于社會和政治的關切,以及對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往日英才的懷念、對于時局的批判和對于美好社會的向往。黃庭堅通過這首詩詞傳遞了他對于社會現狀的憂慮和對于理想境況的期望,展現了他作為文人士人的獨立思考和社會責任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