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答冕仲 / 作者:黃庭堅 |
丘壑詩書雖數窮,田園芋栗頗時豐。
小桃源口雨繁紅,春溪蒲稗沒鳧翁。
投身世網夢歸去,摘山鼓聲雷隱空。
秋堂一笑共燈火,與公草大臭味同。
安用茗澆壘塊胸,他日過飯隨家風,買魚貫柳雞著籠。
更當力貧開酒椀,走謁鄰翁稱子本。
|
|
再答冕仲解釋:
《再答冕仲》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丘壑詩書雖數窮,
田園芋栗頗時豐。
小桃源口雨繁紅,
春溪蒲稗沒鳧翁。
投身世網夢歸去,
摘山鼓聲雷隱空。
秋堂一笑共燈火,
與公草大臭味同。
安用茗澆壘塊胸,
他日過飯隨家風,
買魚貫柳雞著籠。
更當力貧開酒椀,
走謁鄰翁稱子本。
詩意:
《再答冕仲》表達了黃庭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社會的厭倦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家庭生活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煩躁之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田園生活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簡樸生活的向往。詩的開篇,“丘壑詩書雖數窮”,表達了詩人在山水之間的尋求與創作的努力,但有時感到無法得到滿足。接下來,“田園芋栗頗時豐”,描述了農田中豐收的景象,體現了田園生活的美好。
接著,詩人描繪了“小桃源口雨繁紅”,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而“春溪蒲稗沒鳧翁”則暗示了在這個理想的桃源中,鳧翁也找不到了,意味著人們追求理想生活的艱難。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厭倦,希望能夠回歸自然,“投身世網夢歸去”,擺脫俗世的紛擾。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理想并不容易實現,“摘山鼓聲雷隱空”,給人一種無奈和失落的情感。
最后兩句“秋堂一笑共燈火,與公草大臭味同”,表達了詩人與家人共同度過寧靜時光的愿望,將家庭溫馨與自然景色相結合。
整首詩以對自然的描繪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為主線,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家庭的留戀之情,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