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 / 作者:黃庭堅 |
萬丈融峰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點點,線拖遠水白迢迢。
當門老檜枝難長,絕頂寒松葉不雕,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
猥巖老衲針常把,度夏禪僧扇懶搖。
雷向池中興雨澤,鳥於窗外奏蕭韶。
游人未必長居此,暫借禪房宿兩宵。
|
|
衡山解釋:
《衡山》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丈融峰插紫霄,
路當窮處架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
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點點,
線拖遠水白迢迢。
當門老檜枝難長,
絕頂寒松葉不雕,
才到秋初霜已降,
每逢春盡雪方消。
猥巖老衲針常把,
度夏禪僧扇懶搖。
雷向池中興雨澤,
鳥於窗外奏蕭韶。
游人未必長居此,
暫借禪房宿兩宵。
詩意:
《衡山》這首詩描繪了衡山的壯麗景色和與塵世的隔絕之感。詩人通過描寫山峰插入紫霄、道路通向仙橋等景象,表達了衡山高聳入云的壯麗景色。從山上俯瞰,星辰近在眼前,而俯視下方的紅塵世界則顯得遙遠。
詩中還描繪了山間景物的細節。山腳下的青山點綴著螺旋狀的草木,遠處的水面則呈現出白色的細長線條。老檜樹難以在門前生長,而絕頂的寒松葉子也不像雕刻品般美麗。
詩人通過描述秋初的霜降和春盡時雪消,表達了季節變遷的感嘆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最后幾句描繪了山中的禪房景象。老僧帶著針線,平靜地度過夏天,禪房外雷聲滾動,鳥兒在窗外奏起悠揚的樂曲。
整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詩人對衡山景色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追求心靈寧靜和超脫的渴望。
賞析:
《衡山》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藝術風格。詩人通過運用具象的描寫手法,將讀者帶入了衡山的壯麗景色中,使人仿佛身臨其境。他以山峰插入紫霄、仙橋等奇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贊美之情。
詩中融入了一些禪意,通過描繪禪房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心靈寧靜的追求。禪房中老僧帶針線,度夏扇風,表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此外,詩中也反映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描寫秋初的霜降和春盡時雪消,寓意著季節更替和歲月流逝。這種對時間的感慨與對生命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總體而言,《衡山》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意境構建,展現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禪意的融入,詩人創造了一種寧靜、高遠的氛圍,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對生命的思考。這首詩詞在宋代詩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黃庭堅創作的精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