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賢師續佛壽頌 / 作者:黃庭堅 |
養子續佛壽,非為養色身。
捧打石師子,只要實頭人。
出家無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兒,不費秋毫力。
講得天雨花,說得石點頭。
人人是檀越,負命者上鉤。
|
|
曉賢師續佛壽頌解釋:
《曉賢師續佛壽頌》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續佛壽,非為養色身,
捧打石師子,只要實頭人。
出家無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兒,不費秋毫力。
講得天雨花,說得石點頭。
人人是檀越,負命者上鉤。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于修行佛法的態度和觀念。詩中提到續佛壽,指的是為了延續佛教的傳承而努力修行。然而,黃庭堅強調修行并非僅僅追求形式上的虔誠,而是要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出真正的信仰。
黃庭堅通過描寫捧打石師子來表達這一觀點。石師子是佛教寺廟中常見的石雕,黃庭堅認為只有實實在在、真正有行動力的人才能真正續佛壽,而不是僅僅靠外表的虔誠。
詩中還提到出家無正因,不得正命食,強調了修行者需要在出家之后遵守正道,才能得到真正的佛教教義的滋養。同時,黃庭堅也表達了修行者不應該只是出于名義上的出家,而是要付出實際的努力和行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黃庭堅對于佛教修行的理解和態度,強調了修行的實際行動和內在的信仰。通過對捧打石師子和出家修行的描述,黃庭堅表達了他對于虔誠信仰的真正含義的思考。
詩詞中的語言簡練、形象生動,運用了一些寓意深遠的修辭手法。例如,"講得天雨花,說得石點頭"表達了修行者的修行成果,以及他們在教義上的領悟和理解得到了天地的贊同。"人人是檀越,負命者上鉤"則暗示修行者要以身作則,成為他人的榜樣和引領者。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明扼要的表達,傳遞了作者對于修行佛法的真正理解。它呈現出了黃庭堅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時也展示了他的詩詞才華和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