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下放言五首之靈椿臺 / 作者:黃庭堅 |
蒼苔古木,相依澗壑之濱;黃葛女蘿,自致風云之上。
人就陰而息跡,鳥投暮而來歸。
水影林光,常相助發,溪聲斧響,直下稱提。
|
|
巖下放言五首之靈椿臺解釋:
《巖下放言五首之靈椿臺》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蒼苔古木,相依澗壑之濱;
黃葛女蘿,自致風云之上。
人就陰而息跡,鳥投暮而來歸。
水影林光,常相助發,溪聲斧響,直下稱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巖下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的開篇描述了蒼苔古木,它們生長在澗壑的邊緣,互相依靠。這里的蒼苔古木象征著歷經風雨、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它們在惡劣的環境中生長,展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接著,詩中提到了一位黃葛女蘿,她自己主動追求風云,成就了非凡的事業。黃葛女蘿代表了有志向和追求的人,她們奮發向上,追逐自己的夢想,不被困境所阻撓。
下一段中,詩人講述了人們在陰暗中隱匿,鳥兒在黃昏時歸巢。這里暗示了人們在困境中退縮和逃避,而鳥兒回巢則是一種歸宿和安定的象征。通過對人與自然的對比,詩人呼應了人們面對挫折時的動搖和迷茫。
最后兩句描述了水的倒映和林中的光芒,以及溪水的流動和斧頭的聲音。水影和林光相互映襯,溪水的流動和斧頭的聲音則形成了一種和諧的畫面。這里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向往。
《巖下放言五首之靈椿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展現了生命的堅韌與追求,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意義和對比手法,以及對聲音和光影的描繪,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給人以啟示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