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同子瞻韻寄定國 / 作者:黃庭堅 |
風(fēng)云開古鏡,淮海熨冰紈。
王孫醉短舞,羅襪步微瀾。
老驥心雖在,白鷗盟已寒。
斯人氣金玉,視世一鼠肝。
南歸脫蟲蠱,入對隨孔鸞。
忽以口語去,鼓船下驚湍。
收身薄冰釋,置枕泰山安。
后土花藥麗,海門天水寬。
伐木思我友,知人良獨難。
遙憐須鬢綠,猶復(fù)耐悲歡。
|
|
奉同子瞻韻寄定國解釋:
《奉同子瞻韻寄定國》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fēng)云開古鏡,
淮海熨冰紈。
王孫醉短舞,
羅襪步微瀾。
這首詩以風(fēng)云開啟古鏡的景象作為開頭,意味著作者將要回顧過去的時光。接著描述了淮海(即淮河和長江之間的地區(qū))上熨燙冰紈的景象,這里用來比喻世事的變幻無常。
詩中提到王孫(貴族后裔)醉酒短暫地起舞,羅襪踏著微瀾的水紋。這里描繪了一幅優(yōu)雅的畫面,王孫的歡樂和羅襪踏水的動作微妙而輕盈。
老驥心雖在,
白鷗盟已寒。
斯人氣金玉,
視世一鼠肝。
詩中表達(dá)了作者對自己年邁的心情。盡管老驥(老馬)的心依然有活力,但白鷗(白色的海鷗)的盟約已經(jīng)冷落。這里通過比喻揭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
南歸脫蟲蠱,
入對隨孔鸞。
忽以口語去,
鼓船下驚湍。
詩中描述了作者南歸的情景,比喻自己脫離了塵世的煩惱。孔鸞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象征著高尚的品質(zhì)。作者說自己的心隨著孔鸞一同進(jìn)入南歸的旅途。
突然間,作者用口語進(jìn)行了交流,鼓船掀起了驚濤駭浪。這里通過描寫船行湍急的河流表達(dá)了作者內(nèi)心的激動和動蕩。
收身薄冰釋,
置枕泰山安。
后土花藥麗,
海門天水寬。
詩中表達(dá)了作者收攏心神,脫離塵世紛擾的意愿。作者將心情放在薄冰上,釋放內(nèi)心的壓力,將枕頭安放在泰山上,象征著內(nèi)心的安寧。
詩的最后,作者贊美了大地的美麗,后土(指大地)上的花和草藥都非常美麗。海門(指大海的門戶)的天水寬廣,描繪了壯麗的海景。
伐木思我友,
知人良獨難。
遙憐須鬢綠,
猶復(fù)耐悲歡。
詩的結(jié)尾,作者思念離散的朋友,對人心的真實性感到痛惜。遙遠(yuǎn)地憐憫那些已經(jīng)有了白發(fā)的人,他們依然能夠忍受人生的悲歡離合。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對歲月流轉(zhuǎn)、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的描繪,詩中情感的起伏和變化也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整首詩以寫景抒情的方式,表達(dá)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友情、人性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以及運(yùn)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詩中呈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