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景亭 / 作者:黃庭堅 |
青神縣中得兩張,愛民財力惟恐傷。
二公身安民乃樂,勸葺城頭五月涼。
竹鋪不涴吳綾襪,東西開軒蔭清樾。
當官借景不傷民,恰似鑿池取明月。
|
|
借景亭解釋:
《借景亭》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神縣中得兩張,
愛民財力惟恐傷。
二公身安民乃樂,
勸葺城頭五月涼。
竹鋪不涴吳綾襪,
東西開軒蔭清樾。
當官借景不傷民,
恰似鑿池取明月。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庭堅在青神縣時的一幕景象。他得到兩份奏章,表達了他關心民生、珍惜財力的立場。他稱贊兩位官員身居高位,能夠保障民眾的安寧,因此感到欣慰。他鼓勵修葺城頭,讓五月的天氣更加涼爽宜人。他描述了竹席和吳綾襪無需修補,同時他的房子東西開窗,可以遮陰涼爽的清樾。他認為在擔任官職時,能夠借景營造美景,而不會傷害民眾,就像鑿池取得明亮的月光一樣。
賞析:
《借景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黃庭堅對官員應有的職責和態(tài)度的思考。詩中表達了對兩位官員的贊揚,他們關心民生、保障社會的安寧,而不是濫用職權或貪圖個人利益。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對竹席、吳綾襪、開窗的描繪,展現了清涼宜人的環(huán)境。最后,黃庭堅通過比喻,將官員借景不傷民的行為比作鑿池取月,形象地表達了官員應該以造福民眾為己任,而不是以權謀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廉潔官場和為民眾謀福祉的思考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