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楊道人默軒 / 作者:黃庭堅 |
炙手權門烈火炎,冷溪寒谷反幽潛。
輕塵不動琴橫膝,萬籟無聲月入簾。
秋後絲錢誰數得,春余蒼竹自知添。
客星異日乘槎去,會訪成都人姓嚴。
|
|
題楊道人默軒解釋:
《題楊道人默軒》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炙手權門烈火炎,
冷溪寒谷反幽潛。
輕塵不動琴橫膝,
萬籟無聲月入簾。
秋后絲錢誰數得,
春余蒼竹自知添。
客星異日乘槎去,
會訪成都人姓嚴。
譯文:
權貴的烈火熾熱如火炙手,
寒冷的溪流和幽深的谷地相互呼應。
輕塵不動,琴橫放在膝上,
萬籟無聲,月光透過簾子投射進來。
秋天之后,誰能數得清絲線的價值,
春天之余,蒼竹自知增添了幾分風采。
某天,我將乘槎離去,像一顆客星,
前往成都,拜訪姓嚴的朋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庭堅自己的身世和境遇為背景,表達了他對權貴世家和官場的厭倦與不滿,同時展示了他對自然和清凈生活的向往。
首聯以炙手權門烈火炎的景象開篇,表達了作者對權貴世家的不滿和對世俗紛擾的厭棄之情。接著,冷溪寒谷反幽潛,通過冷溪和幽深的谷地相互呼應,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深處對寧靜和隱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輕塵不動琴橫膝,萬籟無聲月入簾,表現了作者寧靜的心境和與世隔絕的狀態。輕塵不動的琴代表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寧靜和自我安慰。
下闋的前兩句,秋后絲錢誰數得,春余蒼竹自知添,描繪了季節的變遷,以及生活中微小而珍貴的事物的存在。絲錢代表著瑣碎而珍貴的細節,而蒼竹則象征著清廉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最后兩句,客星異日乘槎去,會訪成都人姓嚴,表達了作者渴望離開紛擾世界的愿望,前往成都拜訪朋友。這里的“客星”形容作者自己,意味著他在世間獨立而飄忽,而“成都人姓嚴”則是指作者在成都有一位姓嚴的朋友,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寧靜和友情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權貴世家和官場的批判,以及對自然和清凈生活的向往,展現了黃庭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價值觀。同時,詩詞中的意象描繪細膩而生動,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