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 / 作者:黃庭堅 |
諸介心內,眾生心心作佛。
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君言諸佛無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時中,是誰隨波逐浪。
|
|
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解釋:
《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諸介心內,眾生心心作佛。
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君言諸佛無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時中,是誰隨波逐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佛教的思想和哲理。詩人黃庭堅通過表述心境和佛教信仰,探討了眾生和佛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迷茫和困惑。
賞析:
1.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字字珠璣。通過對眾生和佛之間的關系的思考,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個體意識的境界,認為眾生的內心都有成佛的潛力。
2. 詩中提到的"諸介心內"和"眾生心中"表達了一種內在的修行和體悟,將佛性視為每個人內心的種子,只要心中念念相應佛法,就能證悟真理。
3. 詩中涉及到君言諸佛無相和山鬼安葬的意象。君言諸佛無相,指的是有人批評佛像無法體現佛的真實面貌。而山鬼安葬則象征著對佛法的無知和誤解。
4. 最后兩句"即今十二時中,是誰隨波逐浪"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反思。詩人質問誰能在紛繁世事中保持清醒和超脫,不被世俗所迷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佛教的智慧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眾生和佛之間關系的探討,詩人表達了對追求內心真理和超脫塵世的渴望,同時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也貫穿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