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頤軒詩六首 / 作者:黃庭堅 |
知足是靈龜,無厭乃朵頤。
虛心萬物表,寒暑自四時。
|
|
頤軒詩六首解釋:
《頤軒詩六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知足是靈龜,
無厭乃朵頤。
虛心萬物表,
寒暑自四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知足和無厭的境界,將知足比喻為一只靈龜,無厭則被比作朵頤(指鳥嘴),寓意滿足和滿足自己的需要。詩詞接著表達了一種虛心處事的態度,認為虛心可以感悟萬物的真理和意義。最后一句表達了對自然界四時寒暑的接納和順從,以此來突顯作者對宇宙自然規律的敬畏和認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首先,用靈龜和朵頤的比喻來描繪知足和無厭的境界,將人的滿足與自然界的生物相聯系,突顯了與自然的共通性。其次,通過表達虛心的態度,黃庭堅強調了通過虛心來感悟世界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摒棄傲慢和成見,才能真正領悟萬物的真理。最后,詩詞以自然界四時的寒暑作為結尾,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敬畏和順應,彰顯了作者對宇宙秩序的認同。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達了知足、虛心和順應自然的智慧。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與滿足,以虛心的態度去感悟世界,同時也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智慧和境界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被廣泛推崇,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