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伯時畫馬 / 作者:黃庭堅 |
儀鸞供帳饕虱行,翰林濕薪爆竹聲,風簾官燭淚縱橫。
木穿石盤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貧馬百藖逢一豆。
眼明見此玉花驄,徑思著鞭隨詩翁,城西野桃尋小紅。
|
|
觀伯時畫馬解釋:
《觀伯時畫馬》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儀鸞供帳饕虱行,
翰林濕薪爆竹聲,
風簾官燭淚縱橫。
木穿石盤未渠透,
坐窗不遨令人瘦,
貧馬百藖逢一豆。
眼明見此玉花驄,
徑思著鞭隨詩翁,
城西野桃尋小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觀賞友人時所畫的一匹馬,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于藝術之美的贊嘆和對生活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的開篇描繪了一個富麗堂皇的場景,儀鸞供帳、饕虱行,翰林濕薪,爆竹聲,風簾官燭淚縱橫,給人一種熱鬧喧囂的感覺。接著,詩人使用了木穿石盤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等意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憂郁。最后,詩人提到了一匹貧馬百藖逢一豆,以及玉花驄,這象征著作者對于真正的美的追求和發現。詩的結尾,城西野桃尋小紅,表達了作者對于簡樸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通過對于不同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于藝術、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觸動和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語言,給人一種感官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同時,通過對于貧馬和野桃的描述,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平凡之物中蘊含的美的贊揚和珍視。整體來說,這首詩詞揭示了黃庭堅對于美的敏感和對于生活的深思,展示了他獨特的藝術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