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 / 作者:黃庭堅 |
抱牘稍退鳧鶩行,倦禪時作橐駝坐。
忽憶頭陀云外人,閉門作夏與僧過。
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喚取小僧休乞錢。
|
|
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解釋:
詩詞:《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抱牘稍退鳧鶩行,
倦禪時作橐駝坐。
忽憶頭陀云外人,
閉門作夏與僧過。
一絲不掛魚脫淵,
萬古同歸蟻旋磨。
山中雨熟瓜芋田,
喚取小僧休乞錢。
中文譯文:
背著書信稍稍退后,像鳧鶩一樣行走,
在疲倦的禪修時,做起像橐駝一樣的坐姿。
突然想起那個住在云外的頭陀,
閉門不出,與僧人一起過夏天。
一絲不掛的魚脫離深淵,
萬古歸于蟻旋磨損。
山中的雨水使瓜芋地豐收,
喚來小僧,不要再行乞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作的作品,表達了禪修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對禪修者景宗和法王航禪師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理解和贊美。
詩的開篇,以抱著書信稍退的方式來比喻禪修者景宗的行走姿態,寓意禪修者超越塵世紛擾,與世隔絕。倦禪時作橐駝坐,表達了禪修者在疲倦的時候,仍然堅持禪修的決心和毅力。
接著,詩人忽然想起了一個住在云外的頭陀,頭陀是指舍棄塵世的僧人。詩人閉門不出,與僧人一起過夏天,表達了禪修者舍去塵世的喧囂,尋求內心寧靜的決心。
接下來,詩人用一絲不掛的魚脫淵來比喻禪修者超越塵世的境界,表示禪修者擺脫了世俗的束縛,追求心靈的解脫。而萬古同歸蟻旋磨的描述,則表達了禪修者對于修行的堅持和追求的智慧。
最后兩句詩,詩人描繪了山中雨熟瓜芋田的景象,這里可以理解為修行的成果,禪修者得到內心的滿足和收獲。喚取小僧休乞錢,則暗示禪修者不再依賴外物,不再追求物質財富,而是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整首詩通過對禪修者的描寫,展現了禪修者超越塵世的境界,追求內心的寧靜和智慧的追求。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禪修者的心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