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玉花照夜今無種,櫪上追風亦不傳。
想見真龍如此筆,蒺藜沙晚草迷川。
|
|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解釋:
《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是宋代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玉花照夜今無種,
櫪上追風亦不傳。
想見真龍如此筆,
蒺藜沙晚草迷川。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幅驃騎圖,以及作者對圖中所描繪景物的思考和感嘆。詩中通過描繪玉花不再綻放、追風無跡可尋,以及想象真龍的形象,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沉思。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畫面,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過去輝煌的回憶。首句“玉花照夜今無種”,以寓物表情的手法,描繪了玉花不再綻放的景象,暗示了時光流逝、事物變遷的無情現實。接著,“櫪上追風亦不傳”,通過描寫追風無跡可尋,表達了對過去壯麗場景的追憶,同時也抒發了對過去榮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在第三、四句中,黃庭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沉思。他希望見到真龍,真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帝王的威嚴和正義的力量,通過這一形象,他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渴望。最后一句“蒺藜沙晚草迷川”,以景物描寫的方式,表現了現實世界的荒涼和迷茫。蒺藜和沙晚草是荒野中的植物,迷川則暗示了現實世界的困惑和迷失。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遠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憂思之情,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黃庭堅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比喻手法,將畫面與情感相融合,使詩詞具有強烈的意境和表現力,給人以深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