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 / 作者:黃庭堅 |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見之誰謂無。
欲學淵明歸作賦,先煩摩詰畫成圖。
小池已筑魚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區(qū)。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
|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解釋: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是宋代黃庭堅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現(xiàn)今人們常常抱怨古人所寫的詩詞太少,
如今我見到李亮功歸來的圖畫,誰還敢說沒有呢?
我想學習淵明,也要寫些賦詩,
但首先要請教摩詰先生來畫圖。
小池已經(jīng)修建,魚兒在千里之外,
空隙的土地上種植著芋頭,遍布百區(qū)。
無論是朝市還是山林,都有我的付出,
雖然不居住在京洛,也不在江湖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于古人文化的敬佩和追溯的心情。他批評現(xiàn)代人常常抱怨古人所寫的詩詞數(shù)量有限,認為現(xiàn)在看到李亮功歸來的圖畫,就能明白古人的詩詞并不缺少。黃庭堅想學習淵明(指謝靈運),并打算寫一些賦詩,但他先要請教畫家摩詰來為他畫圖。他描述了自己修建的小池塘里有魚兒游動,而空閑的土地上種滿了芋頭。他表示自己在朝市和山林都有貢獻,雖然沒有居住在京洛(指京城洛陽)或江湖之中。
賞析:
黃庭堅的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古人文化的欽佩和對自身學識的追求。他認為現(xiàn)代人不應該輕視古人的成就,而是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通過描述自己修建的小池塘和種滿芋頭的土地,他展現(xiàn)了自己對于生活的悠閑與安逸的追求。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在朝廷和山野之間都有所貢獻的態(tài)度,堅守自己的立場,不為官職和江湖之名所動搖。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佩和自身學識的追求,又展示了黃庭堅對于自由自在生活態(tài)度的堅守。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風貌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