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蒲泰亨四首 / 作者:黃庭堅 |
栽竹養松人去盡,空聞道士種桃花。
昨來一夜驚風雨,滿地殘紅噪暮蛙。
|
|
和蒲泰亨四首解釋:
《和蒲泰亨四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栽竹養松人去盡,
空聞道士種桃花。
昨來一夜驚風雨,
滿地殘紅噪暮蛙。
詩意: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事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一幅離人的景象,栽種竹子和養蓄松樹的人已經離開了,只能聽到道士在種植桃花的消息。在前一天晚上的驚風雨中,大地上滿是殘落的紅花,嘈雜的蛙聲也彌漫在暮色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于離人和變遷的思考。作者通過描述栽竹養松的人已經離去,聽聞道士種植桃花的消息,表達了對于人事變遷的感慨。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在詩中得以體現,驚風雨中的殘紅和噪暮蛙的聲音,給人一種凄涼和無奈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離人和自然變遷的深刻感受。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凄涼的景象,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索。此外,詩中運用對比手法,如栽竹養松與道士種桃花、一夜驚風雨與滿地殘紅噪暮蛙等,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離人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于人事變遷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它通過景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使讀者在欣賞之余,思考生命的無常和人與自然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