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袁州次韻見答并寄黃靖國再生傳次韻寄之 / 作者:黃庭堅 |
春去懷賢感物多,飛花高下罥絲窠。
傳聞治境無戾虎,更道豐年鳴白鼉。
史筆縱橫窺寶鉉,詩才清壯近陰何。
寄聲千萬相勞苦,如倚胡床得按摩。
|
|
廖袁州次韻見答并寄黃靖國再生傳次韻寄之解釋:
《廖袁州次韻見答并寄黃靖國再生傳次韻寄之》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已經離去,我懷念賢良之士,感慨世間萬物的變遷。飛舞的花朵高低飄落,纏繞在絲巢中。傳聞治理之地沒有兇猛的虎狼,更傳說豐年時白龜會發出聲音。歷史的筆墨縱橫交錯,窺視珍貴的寶玉。你的詩才清新壯麗,接近于陰陽之間的境界。我寄去的聲音千萬次傳達著辛勞和痛苦,就像依靠胡床得到按摩一樣。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離去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賢良之士的懷念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作者通過描繪飛舞的花朵和纏繞的絲巢,表現了一種動態的景象,傳遞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化的無常。在描述治理之地沒有兇猛的虎狼和豐年時白龜鳴叫的傳聞時,作者展現了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最后,作者以自己寄去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辛勞和痛苦,借喻為依靠胡床得到按摩,暗示自己的心靈得到一些慰藉和撫慰。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聞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百態的思考。作者以春天離去為引子,通過描繪飛舞的花朵和纏繞的絲巢,生動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在描寫治理之地平安無虎、豐年白龜鳴叫的傳聞時,作者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和繁榮的向往。最后,通過將自己寄去的聲音比喻為依靠胡床得到按摩,作者巧妙地將內心的辛勞和痛苦轉化為一種寄托和宣泄。
黃庭堅以清新、豪放的詩風著稱,這首詩詞展示了他的才華和獨特的寫作風格。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他將自然景物和傳聞的元素融入到詩中,使詩情更加豐富和抒發了自己對世態人情的感慨。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滄桑,同時也能體味到作者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