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文正公挽詞四首 / 作者:黃庭堅 |
獻納無虛日,居然跡已陳。
清班區玉石,寶歷順星辰。
更化思鳴鵙,遺書似獲麟。
易名無異論,今代兩三人。
|
|
司馬文正公挽詞四首解釋:
《司馬文正公挽詞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獻納無虛日,居然跡已陳。
清班區玉石,寶歷順星辰。
更化思鳴鵙,遺書似獲麟。
易名無異論,今代兩三人。
中文譯文:
獻納無空白的日子,居然事跡已經顯現。
清班區玉石,寶歷順應星辰。
更加變幻思念那鳴鵙的聲音,遺書就像捕獲了麟獸。
改姓沒有人異議,現今時代只有兩三位。
詩意解析:
該詩是黃庭堅為了紀念司馬文正公而寫的挽詞。司馬文正公指的是司馬光,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歷史學家。詩詞開篇以表達對司馬光的敬仰之情,表示他的事跡已經傳世流傳,沒有空白無聞的日子。
第二句描述了司馬光的功績和名望,將他比喻為清澈如玉的石頭,寶歷(功績)與星辰相輔相成,說明他的歷史地位和影響力。
第三句通過引用鳴鵙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司馬光思想的變化和發展的思考。遺書則象征著司馬光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就像捕獲到了傳世的珍寶麟獸一樣。
最后兩句表示司馬光的名字改變并沒有引起爭議,說明他的名字和聲譽是無可置疑的。而今代只有兩三位能與他相媲美,暗示司馬光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司馬光的敬仰之情和對他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肯定。通過對司馬光事跡、名望和遺產的描繪,展現了他的卓越才華和不朽的影響力。黃庭堅通過這首挽詞,向司馬光致以深深的敬意,并將其視為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整首詩詞行文流暢,意境深遠,是對司馬光的追思和頌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