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司門李文園亭 / 作者:黃庭堅 |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徑不教荒。
青蕉雨後開書卷,黃菊霜前碎鵠裳。
落日看山憑曲檻,清風談道據(jù)胡床。
此來遂得歸休意,卻莫翻然起相湯。
|
|
題司門李文園亭解釋:
《題司門李文園亭》是宋代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白氏草堂元自修葺,
陶公三徑不讓荒。
青蕉雨后展開書卷,
黃菊霜前搖碎裳。
落日看山依靠曲欄,
清風談道坐胡床。
這次歸來獲得了安寧,
卻莫再掀起相湯。
詩意:
這首詩以李文園亭為題,描述了一個寧靜而宜人的場景。白氏草堂經(jīng)過修葺,煥然一新,而陶公的三條小徑也被精心維護,不再荒蕪。雨后的青蕉展開了如書卷般的綠葉,霜前的黃菊搖曳著被風雪打碎的花瓣。夕陽西下時,可以倚靠在曲欄上觀賞山色,清風吹拂,可以坐在胡床上暢談道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作者感到平靜與滿足,希望能夠保持這種寧靜,不再攪亂心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描述內(nèi)心感受,展示了作者追求寧靜與自我滿足的心境。詩中的白氏草堂和陶公三徑都是修身養(yǎng)性的地方,它們的存在象征著人們對于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青蕉雨后開放,黃菊霜前凋零,反映了時間的流轉(zhuǎn)和萬物的變化。夕陽下的山景、清風中的談話,展示了詩人與自然的交流與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繪和自我感受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于寧靜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詩中最后兩句“此來遂得歸休意,卻莫翻然起相湯”,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生活的珍惜和警示。詩人希望能夠保持當前的寧靜與滿足,不再翻起過去的煩惱和紛爭。這種心境的追求,也可以理解為對于內(nèi)心平靜與自我成全的追求,與宋代文人士人追求“歸真返璞”的思想風潮相契合。
總之,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nèi)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惜當下、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與平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