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萬水千山厭問津,芭蕉林里自觀身。
鄰田雞黍留熊也,風雨關河走阿秦。
鴻雁池邊照雙影,脊令原上憶三人。
年年獻壽須歡喜,白發黃花映角巾。
|
|
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解釋:
《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水千山厭問津,
芭蕉林里自觀身。
鄰田雞黍留熊也,
風雨關河走阿秦。
鴻雁池邊照雙影,
脊令原上憶三人。
年年獻壽須歡喜,
白發黃花映角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友人元明的思念之情。詩人在萬水千山之中,對功名利祿已經感到厭倦,于是選擇隱居在芭蕉林中,獨自反省身世。在鄰田中,雞叫和黍稷的香味留住了一只熊,喻指身世低微的詩人仍能在平凡之中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格。風雨關河是指世事變幻莫測的際遇,而阿秦則是指古代羌族地區,表達了詩人在世俗紛擾中的行走和選擇。鴻雁在池邊照映雙重影子,脊令原上則是指回憶起作者與友人元明、還有第三個人的往事。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年年獻壽,須歡喜慶祝,白發黃花則是詩人自我形容,映照著他身上的角巾。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黃庭堅的內心世界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山水、風雨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世俗功名的厭倦和對自我獨立性格的堅持。他選擇隱居在芭蕉林中,與世隔絕,默默觀察自身。鄰田中的雞黍和留住的熊象征著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有自己的價值和獨特之處。詩人在風雨關河中行走,寄托了對命運的思考和選擇。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慶祝,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年老之后的自我接納和領悟。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情感的升華,表達了對友情、自我價值和生活的獨立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