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仙橋洞 / 作者:黃庭堅 |
橫閣晴虹渡石溪,幾年鑰鎖鎮瑤扉。
洞中日月真長久,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爛柯應有看棋歸。
若逢白鶴來華表,識取當年丁令威。
|
|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仙橋洞解釋: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仙橋洞》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橫閣晴虹渡石溪,
幾年鑰鎖鎮瑤扉。
洞中日月真長久,
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
爛柯應有看棋歸。
若逢白鶴來華表,
識取當年丁令威。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為仙橋洞的景觀。詩人黃庭堅通過描繪洞中的景色和寓意,表達了對世事變幻和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自然和歷史的長久流傳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觸和婉約的語言,展示了黃庭堅特有的文化情懷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橫閣晴虹渡石溪”,描繪了洞中一座橫跨石溪的閣樓,晴天時的虹霞在石溪上映襯著美麗景色。這一景象表現了自然界的宏偉壯麗和人與自然的融洽關系。
接下來的兩句“幾年鑰鎖鎮瑤扉,洞中日月真長久”,表達了洞中的景色與世事的變遷相對立。洞門被鑰匙鎖住,象征著洞中的景象與世俗隔絕,日月的光影在洞中流轉,卻顯得長久不變,體現了自然界的永恒和歷史的延續。
接著的兩句“世上功名果是非,叱石元知牧羊在”,詩人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他認為世間的功名成敗只是是非觀念的產物,而真正重要的是內心的寧靜和生活的平和。叱石和元知是兩位古代的智者,他們在洞中牧羊,象征著遠離塵囂,專注于平凡的生活。
最后兩句“爛柯應有看棋歸,若逢白鶴來華表,識取當年丁令威”,詩人通過古代的典故來強調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智慧的追尋。詩中提到的爛柯是指古代傳說中的智者孔子,他在破舊的樹下看棋,展現出了超脫塵世的境界。如果在華表(古代表達權力和威嚴的建筑物)上遇見白鶴,那就能夠領悟到丁令威所具有的智慧和魅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古代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與歷史的敬畏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智慧和內心寧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