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李後主夢觀世音像贊 / 作者:黃庭堅 |
補陀巖中大慈圣,滄浪石上觀生死。
南州麼圣師子王,感夢白衣施無畏。
夢回灑筆具光相,照鏡還與我面同。
當(dāng)時若會照鏡句,放下江南作閑客。
|
|
江南李後主夢觀世音像贊解釋:
詩詞:《江南李后主夢觀世音像贊》
中文譯文:
補陀巖中大慈圣,
滄浪石上觀生死。
南州麼圣師子王,
感夢白衣施無畏。
夢回灑筆具光相,
照鏡還與我面同。
當(dāng)時若會照鏡句,
放下江南作閑客。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題目是《江南李后主夢觀世音像贊》。詩人描繪了李后主在夢中遇見觀世音菩薩的情景。詩中描述了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和慈悲心,以及李后主對菩薩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詩人通過夢境與菩薩的親近,表達了對生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對自己命運的領(lǐng)悟。最后,詩人以"放下江南作閑客"的句子,表達了對名利和世俗煩惱的超脫態(tài)度,以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和自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xiàn)了詩人的感悟。首先,詩人描繪了觀世音菩薩的壯麗形象,將菩薩置于補陀巖和滄浪石的背景之中,以突出其莊嚴(yán)和超越塵世的境界。接著,詩人表達了李后主對菩薩的感激之情,以及對菩薩慈悲心的贊嘆。通過夢中的相見,詩人與菩薩產(chǎn)生了心靈的共鳴,感受到菩薩給予的無畏和溫暖。
詩中的"夢回灑筆具光相,照鏡還與我面同"一句,表達了詩人與菩薩的親近與融合。詩人將自己與菩薩的關(guān)系比作鏡中的光影,彰顯了靈性的交流與共通。這種超越時空和物質(zhì)的交流,使詩人感到內(nèi)心的安寧與滿足。
最后兩句"當(dāng)時若會照鏡句,放下江南作閑客"表達了詩人對名利和塵世的看透和超越。詩人在觀世音菩薩的感召下,放下俗務(wù),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和自由。"江南"在這里象征著俗世的繁華和紛擾,而"作閑客"則寓意著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境地。
整首詩詞通過對觀世音菩薩形象的描繪和對李后主感激之情的抒發(fā),表達了詩人對生死、命運和世俗煩惱的思考,以及對內(nèi)心寧靜和自在的追求。詩意深邃,寄托了詩人對超越塵世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展現(xiàn)了佛教思想在宋代文人心靈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