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季展從軍雁門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劉郎才力耐百戰,蒼鷹下韝秋未晚。
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讀書厭藜莧。
試尋北產汗血駒,莫殺南飛寄書雁。
人生有祿親白頭,可能一日無甘饌。
|
|
送劉季展從軍雁門二首解釋:
詩詞:《送劉季展從軍雁門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劉郎才力耐百戰,
蒼鷹下韝秋未晚。
千里荷戈防犬羊,
十年讀書厭藜莧。
試尋北產汗血駒,
莫殺南飛寄書雁。
人生有祿親白頭,
可能一日無甘饌。
中文譯文:
劉郎的才力可以經受百戰,
蒼鷹降臨到秋天的前夕。
千里之外,他肩負著保護犬羊的責任,
十年的讀書讓他對粗餐淡飯感到厭倦。
讓我們去尋找北方出產的汗血駒匹吧,
不要殺死南飛寄送書信的大雁。
人生中有財富,親人和白發的時候,
但可能有一天沒有美味佳肴可享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劉季展的送別詩。劉季展是黃庭堅的朋友,他將從雁門出征,投身軍旅事業。整首詩以送別之情為主題,表達了對劉季展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對戰爭和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黃庭堅稱贊劉季展的才力可以經受百戰,將他比作堅強的蒼鷹。"下韝"指的是蒼鷹降臨到秋天的前夕,暗示劉季展在戰場上會有出色的表現。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劉季展前往千里之外的戰場,肩負著保護犬羊(指士兵)的責任,展現了他的忠誠和勇敢。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劉季展經歷了十年的讀書之苦,厭倦了貧寒的生活。這里的"藜莧"指的是粗餐淡飯,暗示劉季展在戰場上期望有更好的待遇。
最后兩句則是黃庭堅對劉季展的囑咐和祝福。他希望劉季展能夠尋找到北方出產的汗血駒匹,意味著他希望他能夠獲得好馬,有更好的出行條件。同時,他也希望不要殺死南飛的大雁,寄送書信給他,表示希望能夠收到劉季展的來信,了解他的近況。
最后兩句則是黃庭堅對人生的思考。他認為人生中有財富、親人和白發的時候,但可能有一天沒有美味佳肴可享用,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知性。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劉季展的送別和祝福,同時也融入了對戰爭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關切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