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走送書堂倚絳紗,瘦藤七尺走驚蛇。
晴沙每要交頭拄,尋偏漁翁野老家。
|
|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解釋:
詩詞:《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走送書堂倚絳紗,
瘦藤七尺走驚蛇。
晴沙每要交頭拄,
尋偏漁翁野老家。
中文譯文:
走送書堂,依靠著絳紗,
瘦藤七尺,驚起蛇。
晴天的沙地時常需要交頭拄著,
尋找那傾斜的漁翁和在野外的老人的家。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黃庭堅走送書籍到書堂的場景,并表達了對漁翁和野外老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黃庭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環境的熱愛。首句以“走送書堂”為開頭,表明了詩人將書籍送到書堂的情景。詩中的“絳紗”是書堂中的綢緞窗簾,詩人依靠著它,暗示他對書籍和學問的依賴和追求。接著,詩人描述了一根瘦藤,高約七尺,被他的腳步驚起了一條蛇。這里的瘦藤和驚蛇象征著鄉村的質樸和自然的活力,與書堂的學問形成了對比。
第三句描述了晴天下的沙地,詩人說它們需要用頭來支撐。這里的晴沙可能指的是沙地上的植物,它們在陽光下生長茂盛,需要支撐來保持挺拔。這句表達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頑強。最后一句詩中提到了“尋偏漁翁野老家”,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和與自然相伴的向往。漁翁和野外老人代表了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與書堂的學問相對立,但詩人依然渴望找到他們的家,尋找鄉村的寧靜和自然的真實。
整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世俗與自然相結合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抒發了對學問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