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書呈幾復三首 / 作者:黃庭堅 |
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學蕭蕭不再興。
顧我尪羸君勉強,百年漂忽甚風燈。
|
|
漫書呈幾復三首解釋:
《漫書呈幾復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古人踽踽已先登,
後學蕭蕭不再興。
顧我尪羸君勉強,
百年漂忽甚風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古人的尊敬和對后學的擔憂,展現了黃庭堅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和對自身命運的感慨。
首兩句"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學蕭蕭不再興",表達了黃庭堅對古人的景仰和仰慕之情。"踽踽"意味著古人曾經孤獨奮斗,而他們已經邁上了成功的道路。然而,"後學"(后學之人)卻是"蕭蕭"(凄涼)的,無法再次興盛起來。這種對后學的擔憂,可能是對當時社會動蕩和學術衰落的觀察和反思。
下兩句"顧我尪羸君勉強,百年漂忽甚風燈",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尪羸"意味著作者自認為身體羸弱,"勉強"則暗示了他努力維持生活的狀況。"百年漂忽甚風燈"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飛逝和生命的短暫。風燈容易被風吹滅,這種暗示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性的觸動。
整首詩詞通過對古人和后學的對比,以及對自身境遇和時間流逝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社會變遷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呈現出對過去的景仰、對現實的擔憂以及對命運的無奈,是一首充滿憂思和感慨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