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書呈幾復三首 / 作者:黃庭堅 |
秋蟲振羽驚寒夢,河漢西斜夜獨興。
欲罷不能呼子起,新涼宜近讀書燈。
|
|
漫書呈幾復三首解釋:
《漫書呈幾復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蟲振羽驚寒夢,
河漢西斜夜獨興。
欲罷不能呼子起,
新涼宜近讀書燈。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描述了一個人在寂靜的夜晚里讀書的情景。詩人聽到秋蟲振動翅羽的聲音,驚醒了他的寒夢。當他抬頭看向西方,他注意到銀河(河漢)斜斜地橫亙在天空中,這是夜晚的獨特景象。他渴望結束閱讀,但卻無法叫醒身邊的伴侶,只能獨自興起。最后,詩人認為在漸漸涼爽的秋天,靠近讀書燈是再合適不過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的秋夜讀書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學問的熱愛。詩中的秋蟲和河漢都是秋天的象征,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人在秋夜的寂靜中感到自己的獨立和自主,他不依賴任何人的陪伴,而是靠近讀書燈,專注于自己的學問。這表達了詩人對學習的追求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整首詩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感受,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寂靜與思索,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黃庭堅是宋代文學家中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詩作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的風格而著稱。《漫書呈幾復三首》正是他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讀書人在秋夜中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學問和獨立思考的向往。這首詩既有秋夜的寧靜與祥和,又有對學問與知識的追求,給人一種深思和啟迪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