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閏月訪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詩謝次韻 / 作者:黃庭堅 |
十年不見猶如此,未覺斯人嘆滯留。
白璧明珠多按劍,濁涇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淺,風軟鳥聲相應酬。
談笑一樽非俗物,對公無地可言愁。
|
|
閏月訪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詩謝次韻解釋:
《閏月訪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詩謝次韻》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不見猶如此,
未覺斯人嘆滯留。
白璧明珠多按劍,
濁涇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淺,
風軟鳥聲相應酬。
談笑一樽非俗物,
對公無地可言愁。
詩意:
這十年間雖然未曾見面,但一見面時,我仍然感嘆著你的滯留。就像白色玉石和明亮的珍珠多被按在劍上一樣,清澈的涇河和濁浪滾滾的渭河也要融合在一起。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花的顏色深淺各異,柔和的風聲和鳥兒的鳴叫相互呼應。我們談笑間所分享的,不是尋常的物品,而是彼此心靈的交流。面對公眾,我們沒有可以訴說憂愁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李夷伯子真的重逢,表達了對多年不見的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對比,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首先,作者提到十年不見仍然如此,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接著,用白璧明珠按劍來比喻友人被困的境況,形象地表達了友人長久滯留的心境。
然后,通過涇河和渭河的對比,表達了作者與友人要像兩條河流融合在一起,共同流淌的愿望。涇河代表清澈,渭河代表濁浪滾滾,象征著友人和作者之間的差異,但作者希望這些差異可以和諧相融。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花的顏色深淺不一,表達了友人與作者之間豐富而復雜的情感。柔和的風聲和鳥兒的鳴叫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和諧的氛圍。
最后,作者強調了他們之間的交流不是尋常的物品,而是心靈的交流。面對公眾,他們無法傾訴自己的憂愁,但在彼此之間,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共同分享歡笑。
整首詩詞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重要性,以及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運用意象和對比,詩詞充滿了情感和藝術性,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