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 / 作者:黃庭堅 |
山光掃黛水挼藍,聞說樽前愜笑談。
伯氏清修如舅氏,濟南蕭灑似江南。
屢陪風月乾吟筆,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傳去,拾遺今日是前銜。
|
|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解釋:
《同世弼韻作寄伯氏在濟南兼呈六舅祠部》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光掃黛水挼藍,
聞說樽前愜笑談。
伯氏清修如舅氏,
濟南蕭灑似江南。
屢陪風月乾吟筆,
不解笙簧醉舞衫。
只恐使君乘傳去,
拾遺今日是前銜。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寫給他的朋友伯氏的,并同時呈給了他的六舅祠部。詩中通過描繪山光、黛色的清幽以及水面上藍色的波紋,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他聽說伯氏在飲酒之前總是能愉快地暢談,這使他感到非常欣慰。伯氏像作者的舅舅一樣清修自持,而濟南的風貌則讓人感覺它像江南一樣宜人。作者多次陪伴伯氏賞月、吟詩作畫,但他卻不能理解伯氏對笙簧樂器和醉舞的熱愛。最后,作者擔心伯氏可能離開,希望他能珍惜今天的友情,不要忘記過去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與伯氏之間的情感和友誼。作者通過山光、水色和伯氏的品質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描繪了濟南的景致宛如江南一般的美麗。詩中的人物形象生動,通過對伯氏的描寫,展示了他的風度和才情。作者與伯氏共享風月,但對于伯氏熱愛的笙簧和醉舞,作者卻無法理解,這也反映了不同人的興趣和追求的差異。最后,作者表達了對伯氏離去的擔憂,希望他能珍惜眼前的友情,不忘記他們過去的共同經歷。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與伯氏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通過對濟南景色的描繪,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