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吟 / 作者:黃庭堅 |
城中蛾眉女,珂佩響珊珊。
鸚鵡花間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日繞,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
|
雜吟解釋:
《雜吟》是宋代文學(xué)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中蛾眉女,珂佩響珊珊。
鸚鵡花間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日繞,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城市中的美麗女子,她眉目如蛾,身上佩戴著叮當(dāng)作響的珂珮。她在鸚鵡花叢中嬉戲,月下彈奏著琵琶。她唱著長歌,繞繞城市三天,舞姿短促卻吸引了萬人的注目。然而,詩人提醒我們,這樣的美好并非長久存在,正如芙蓉花無法忍受嚴寒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美麗女子的形象,展現(xiàn)了繁華都市中的歡樂場景。蛾眉女子是一種典型的美人形象,她佩戴的珂珮在行走中發(fā)出鏗鏘的聲音,增添了她的嫵媚氣質(zhì)。她在花叢中與鸚鵡玩耍,在月光下彈奏琵琶,給人以快樂和藝術(shù)的享受。長歌和短舞形容她的表演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贊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圍觀。然而,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美好狀態(tài)的警示,暗示人生中的美好瞬息即逝,像芙蓉花那樣無法經(jīng)受住寒冷的考驗。
這首詩詞運用了描寫手法和象征意象,通過對女子形象的生動描繪,展示了城市中的繁華景象和短暫的歡愉。詩人在最后兩句中以芙蓉花為隱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無常和脆弱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繁華與脆弱并存的畫面,引發(fā)讀者對生命短暫和美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