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答柳通叟問舍求田之詩 / 作者:黃庭堅 |
少日心期轉(zhuǎn)謬悠,蛾眉見妒且障羞。
但令有婦如康子,安用生兒似仲謀。
橫笛牛羊歸晚徑,卷簾瓜芋熟西疇。
功名可致猶回首,何況功名不可求。
|
|
次韻答柳通叟問舍求田之詩解釋:
《次韻答柳通叟問舍求田之詩》是宋代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少日心期轉(zhuǎn)謬悠,
蛾眉見妒且障羞。
但令有婦如康子,
安用生兒似仲謀。
橫笛牛羊歸晚徑,
卷簾瓜芋熟西疇。
功名可致猶回首,
何況功名不可求。
中文譯文:
年少時充滿幻想的心情如此轉(zhuǎn)瞬即逝,
美麗的眉眼卻常常引來嫉妒和障礙。
假如有像康子那樣賢淑的妻子,
生兒育女就像仲謀一樣有所用處。
牛羊在晚歸的小徑上奏起橫笛,
簾卷之間瓜果蔬菜已熟于西疇。
功名雖然可以追求,但也只是回首一瞥,
何況功名本身是無法追求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主要描繪了黃庭堅對年少時的幻想和現(xiàn)實的反思。詩人在年少時期懷揣著遠(yuǎn)大的理想和憧憬,但隨著時間的流轉(zhuǎn),他漸漸意識到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著嫉妒和障礙,阻礙了他的理想實現(xiàn)。他在詩中提到了康子,這是一位賢淑的妻子的象征,暗示著家庭的平靜和幸福對于一個人的成就和滿足感的重要性。
詩中還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安寧和滿足。牛羊歸晚的景象和瓜果蔬菜的豐收,展現(xiàn)了農(nóng)田中的寧靜和富饒。這些景象與功名追求形成了對比,暗示著功名雖然可以引起一時的追求和歡喜,但在人生的旅程中,它并非最重要的追求目標(biāo)。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現(xiàn)實困境的思考,呼應(yīng)了宋代文人的田園情懷和對于人生價值的反思。通過對于功名與家庭、現(xiàn)實與理想的對比,詩人表達了一種深邃的思考和對于生活真諦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