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 / 作者:黃庭堅 |
駝褐蒙風霜,雞聲眇墟里。
青燈進豆粥,落月踏冰水。
平生不龜藥,才可衛十指。
持比千戶封,誰能優劣此。
|
|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解釋:
《次韻孔四著作北行滹沱》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駝褐蒙風霜,
雞聲眇墟里。
青燈進豆粥,
落月踏冰水。
平生不龜藥,
才可衛十指。
持比千戶封,
誰能優劣此。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北行的景象。他身著褐色的衣裳,背負著風霜的痕跡。黎明時分,他在偏遠的村莊中聽到雞鳴聲,聲音微弱,仿佛來自遙遠的地方。他用青燈照亮自己,喝著簡單的豆粥。夜晚,他步行經過冰冷的水面,腳下的月光倒映在水中。他從未追求長生不老的仙丹,而只希望保持自己的十個指頭的靈巧。他拿著文房四寶,自問誰能比得上他的才華與品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北行的旅途,表達了黃庭堅堅韌不拔、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作者選擇樸素的形象和日常的場景來描繪自己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他對物質享受的淡漠態度。他以駝褐、風霜來形容自己,表達了他經歷風霜、歷練坎坷的人生之路。雞聲眇墟里的描寫,暗示了作者處在偏遠的地方,與塵囂世界疏離,追求內心的寧靜。青燈進豆粥的場景,表現了作者簡樸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奢華與功名。落月踏冰水的描寫,則通過冷冽的水面和月光的映照,突出了作者孤獨而又堅定的行進態度。平生不龜藥、才可衛十指的句子,表達了作者不追求長壽不老的仙丹,而注重培養自己的才華與品德。最后兩句持比千戶封,誰能優劣此,表現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認為自己的文采勝過千戶之封的榮譽和地位。
黃庭堅以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為人生追求,他的詩詞常常以樸素的語言描繪日常生活,抒發內心的感慨和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黃庭堅的人生哲學和對自身才能的自信,體現了他的文人風范和獨立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