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蓮華寺 / 作者:黃庭堅 |
狂卒猝起金坑西,脅從數百馬百蹄。
所過州縣不敢誰,肩輿擄載三十妻。
伍生有膽無智略,謂河可馮虎可搏。
身膏白刃浮屠前,此鄉父老至今憐。
|
|
題蓮華寺解釋:
《題蓮華寺》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狂卒猝起金坑西,
脅從數百馬百蹄。
所過州縣不敢誰,
肩輿擄載三十妻。
伍生有膽無智略,
謂河可馮虎可搏。
身膏白刃浮屠前,
此鄉父老至今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英勇而不幸的戰士的故事,抒發了對這位戰士的懷念和敬佩之情。
詩的前兩句寫道:“狂卒猝起金坑西,脅從數百馬百蹄。”這位狂卒突然在金坑西地方崛起,帶領著數百名戰馬,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勢力。接下來的兩句“所過州縣不敢誰,肩輿擄載三十妻”表達了這位狂卒的威勢,他所經之處的州縣無人敢擋,他還擄獲了三十位妻妾。
然而,詩的下半部分則轉折出現了一種對這位狂卒的反思。詩中寫道:“伍生有膽無智略,謂河可馮虎可搏。”這位狂卒名叫伍生,雖然有勇氣,但缺乏智略,自以為可以奮勇搏擊大河和猛虎。最后兩句“身膏白刃浮屠前,此鄉父老至今憐”表達了詩人對伍生的同情和憐憫之情。伍生英勇地站在浮屠(佛塔)前,身上滿是白刃的傷痕,但他在此鄉的父老們心中,至今仍然受到憐憫和敬仰。
整首詩通過對狂卒伍生的描繪,展現了他的英勇和不幸遭遇,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憐憫之情。這首詩既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對英雄的崇拜,也反映了生活的殘酷和戰爭的無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