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成一絕 / 作者:杜甫 |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
|
漫成一絕解釋:
《漫成一絕》是杜甫的唐詩,描寫了夜晚江邊的景象。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江月去人只數尺,
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
船尾跳魚撥剌鳴。
中文譯文:
江中的明月僅離人數尺,
風燈照耀夜晚近三更。
沙頭上休憩的白鷺默然盤拳靜待,
船尾的跳魚撥動水面發出剌剌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夜晚江邊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感悟。
首句“江月去人只數尺”,表現了作者面對著江月,卻感覺距離很近,仿佛只隔了幾步的距離。這句傳達了作者在靜夜中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接著,“風燈照夜欲三更”,描繪了夜晚的風燈照亮了黑暗的夜晚,時光已經接近深夜。這里的“風燈”象征著漁民的生活,而“夜欲三更”則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寂靜的夜晚。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輕舟停泊在沙頭上的靜止的白鷺。這種凝固的姿態,詩中形容為“聯拳靜待”,將白鷺與武術中的拳法相類比。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表達了白鷺的安靜和等待。
最后兩句描述了在船尾游弋的跳魚。它們在水面上跳躍時,激起水花,悅耳的聲音“撥剌鳴”。這種魚躍水花的景象增加了整個夜晚的生動感,與之前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總的來說,《漫成一絕》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敏感捕捉,展示了杜甫作為偉大詩人的才華和對大自然深入的研究。這首詩詞通過細致的描繪,刻畫出了夜晚江邊的景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景致的獨特感悟,給人以平和寧靜的審美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