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規 / 作者:杜甫 |
峽里云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
|
子規解釋:
子規,杜甫,唐代
峽里云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谷中云遮蔽了安縣,江邊的樓臺屋簷齊整。
兩邊的山木合為一體,整天都能聽到子規的啼聲。
微小的春風蔽現,陰冷的夜色蕭瑟。
甚至傷感的旅客也不禁聽了這個聲音,故意裝作像身旁的人那樣低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谷中的安縣,江邊的樓臺屋簷齊整,山木交匯,子規的啼聲回蕩城市。山谷中的景色雖然美麗,但是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憂傷。春風微小,夜色陰冷,這個時候連身旁的旅客也愁懷沉重,聽見了子規的啼聲,不禁也跟著憂傷起來。
賞析:
杜甫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詩人,他以其多情的個性和才華橫溢的詩歌而聞名于世。《子規》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感受。通過描寫山谷中的景色和子規的啼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詩歌中的形容詞和動詞運用恰到好處,生動地描繪了春風微小、夜色陰冷的氛圍。其中“兩邊山木合”一句,形象地表達了山谷中各種樹木和生物相互融合的景象。整首詩詞簡短精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