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弼病方家不善論蛤蜊之功戲答 / 作者:黃庭堅 |
伯樂無傳驥空老,重華不見士長饑。
從來萬事乖名實,豈但藥翁論蛤蜊。
|
|
世弼病方家不善論蛤蜊之功戲答解釋:
《世弼病方家不善論蛤蜊之功戲答》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伯樂無傳驥空老,
重華不見士長饑。
從來萬事乖名實,
豈但藥翁論蛤蜊。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伯樂、重華和藥翁的比喻,表達了對時代現實的不滿和對眾多不被重視的才能的惋惜之情。伯樂是傳說中能夠識別千里馬的人,但現實中卻沒有人能夠傳承他的智慧,導致優秀的駿馬只能空等老去。重華指的是重用有才干的人,但現實中卻看不到這樣的士人,導致人才饑餓。詩中還提到了藥翁,指的是傳說中能夠治病救人的藥師,但現實中卻有人只會論述無關緊要的事情,如論蛤蜊,無視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以古典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才能被忽視的遺憾。詩中通過對伯樂、重華和藥翁的比喻,暗示了現實中的人才荒和社會的愚昧無知。伯樂無人傳承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優秀人才被埋沒的遺憾和惋惜之情,使讀者對于人才的珍貴性有所思考。重華不見士長饑的描述則揭示了時代對于真正有才干的人才的忽視和冷落。最后,提到的藥翁論蛤蜊更是對于社會上重視無關緊要事物而忽視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嘲諷。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才被忽視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局限和社會愚昧的不滿之情。黃庭堅以他獨特的才情和敏銳的洞察力,通過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將對社會的思考和對人才的珍視融入其中,使這首詩詞具有深刻而耐人尋味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