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 / 作者:杜甫 |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地偏初衣夾,山擁更登危。
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
|
|
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解釋:
詩詞:《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
作者: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地偏初衣夾,山擁更登危。
萬國皆戎馬,酣歌淚欲垂。
中文譯文:
寒花已經開盡,只有菊蕊依然豐盈于枝頭。
從前采摘的人不再頻繁,只有淡淡的香味暫時的跟隨。
居住的地方偏遠,初衣已經夾雜著寒冷。
群山環繞著更高的山峰,再往上爬就危險了。
萬國都在為戰亂而奔波,心滿意足地歌唱卻忍不住掉下眼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唐代時期宴會的場景,以及內心的感慨。
詩首描述了寒花開盡的景象,只有菊蕊還在盛開。這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寒花的美麗已經消逝,而菊花依然堅守著它們的美麗。作者通過寒花和菊花的對比,反映了他對于社會變遷的感慨。
接下來,詩人提到過去采摘菊花的人已經不再頻繁出現,只有淡淡的香味暫時的跟隨。這里可以理解為,過去伴隨著盛開的菊花一同出現的歡樂氛圍已經消失,只剩下了一絲淡淡的憂傷。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所處的環境。作者居住在偏遠的地方,穿著單薄的衣服感受著寒冷。周圍的群山環繞,再往上爬就有危險了,可能是指山勢陡峭,阻擋了前進的道路。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身處逆境,環境艱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戰亂的感嘆。作者通過“萬國皆戎馬”的形象描繪了當時戰亂頻發的局勢,而自己卻酣歌歡唱卻忍不住掉下淚水。這是對于社會動蕩的無奈和對于時代的悲涼的抒發。
整首詩詞通過對菊花、舊時光和自身環境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感嘆和無奈,表達了對于時代變遷和社會動蕩的思考。同時,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