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下把酒 / 作者:黃庭堅 |
竹下傾春酒,愁陰為我開。
不知臨水語,更得幾回來。
|
|
竹下把酒解釋:
《竹下把酒》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富有禪意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愁緒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在竹林下倒滿春酒,
愁云為我而散開。
不知道對著水面傾訴,
還能幾次來此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下飲酒的情景。竹林給人一種清幽和寧靜的感覺,而春酒則象征著歡樂和生命的美好。然而,詩人內心卻有一些愁思困擾著他。愁云是一種象征,代表著內心的憂愁和陰郁。然而,這些愁云在竹林下被散開,暗示著詩人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沉思,得以暫時拋開內心的憂愁。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靜靜地傾聽著水面的聲音,表達著自己的思緒和情感,但他不知道這樣的傾訴能夠有多少次,也不知道未來還能否再來到這個地方。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竹林象征著寧靜和深思,而春酒則象征著歡樂和美好。詩人通過與竹林、春酒的結合,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矛盾情感和對世事變幻的體驗。愁云的散開象征著煩憂的暫時消散,給人以希望和慰藉。然而,詩人也意識到這種愁云可能會再次出現,人生的煩惱和憂愁是無法完全避免的。詩人傾聽水面的語言可以理解為對自然的傾訴,通過與自然的親近,詩人得以暫時釋放內心的情感。然而,詩人也不確定這樣的傾訴能夠有多少次,也許是因為未來的變化和不可預知性。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