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 / 作者:黃庭堅 |
洗缽尋思去,論詩匡鼎來。
鴉窺錫處井,魚泳釣時臺。
垂足收親子,存身亙劫灰。
僧雛手金鑰,一為道人開。
|
|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解釋:
《次韻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洗缽尋思去,
論詩匡鼎來。
鴉窺錫處井,
魚泳釣時臺。
垂足收親子,
存身亙劫灰。
僧雛手金鑰,
一為道人開。
中文譯文:
洗凈缽盂,思緒回旋,思考離去之事;
談論詩詞,振臂而來,宛如擔當重任的宰相;
烏鴉窺視佛陀的銅缽處的水井,
魚兒在垂釣時的池臺上自由自在地游動。
伸出手腳,收攏親子,如同存活于漫長歲月的塵灰中;
僧人的徒弟手握著金鑰匙,
一位道人為他打開了一扇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知交吉老一同游歷青原的情景,表達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洗缽尋思去,意味著作者在洗凈缽盂的過程中,回想起過去的往事,思考前行的方向和目標。
第二句,論詩匡鼎來,通過對詩詞的論述和創作,作者希望能像宰相一樣擔當重任,為文學事業做出貢獻。
第三句,鴉窺錫處井,魚泳釣時臺,描繪了烏鴉窺視佛陀的缽盂水井和魚兒在釣魚時的池臺上自由自在的游動。這里的意象表達了生活中的喧囂和束縛,以及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
第四句,垂足收親子,存身亙劫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垂足收親子意味著作者希望能夠保護和照顧自己的家庭,存身亙劫灰則表示在漫長歲月中的生存和堅守。
最后兩句,僧雛手金鑰,一為道人開,描繪了僧人徒弟手握金鑰匙,由一位道人為其打開一扇門。這里象征著作者通過追求真理和智慧,希望能夠開啟一種新的境界和人生的可能性。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自由、寧靜和智慧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