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爐峰 / 作者:黃庭堅 |
香爐不鑄石陶甄,鼻不聞香眼見煙。
上有文殊師利塔,好將一瓣此中燃。
|
|
香爐峰解釋:
詩詞:《香爐峰》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香爐不鑄石陶甄,
鼻不聞香眼見煙。
上有文殊師利塔,
好將一瓣此中燃。
中文譯文:
香爐不用鑄造堅硬的石頭或精美的陶瓷,
鼻子聞不到香氣,眼睛看不到煙霧。
高高的塔上有文殊師利塔,
我愿將一片花瓣點燃于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寓意深遠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于香爐和佛教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詩人提到香爐不需要使用堅硬的石頭或精美的陶瓷來鑄造,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物質的態度。他認為香爐并非因為材質的高貴而被尊崇,而是因為它所承載的精神內涵和象征意義。這與佛教教義中強調內心修行的重要性相契合。
其次,詩人表達了一種超越感官的境界。他說自己的鼻子無法聞到香氣,眼睛無法看到煙霧。這一表述可以理解為詩人超越了對于物質世界的依附,達到了一種超越感官的境界。他試圖通過消除外在的感官干擾,來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然境界。
最后,詩中提到了文殊師利塔,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代表智慧和文化。文殊師利塔是用來供奉文殊菩薩的塔,象征著智慧和解脫。詩人表示愿意將一片花瓣點燃于此,這可以理解為他愿意將自己的心靈和智慧獻給佛法,寄托自己的追求和期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香爐和佛教文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以及對智慧和解脫的向往。詩中的意象和象征意義,以及對心靈境界的思考,都展示了黃庭堅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