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至堂 / 作者:黃庭堅 |
楊公父子孫,俱出文昌宮。
朱轓與別駕,同最治民功。
當年竹馬兒,市上白鬢翁。
相語府門前,郎君有家風。
筑室俯飛鳥,我來歲仲冬。
人煙空橘柚,梅蘤破榛叢。
延客煮茶藥,使君語雍容。
疇昔識二父,只今天柱峰。
故開堂北門,突兀在眼中。
千秋萬歲後,野人猶致恭。
借問經始誰,開國華陰公。
|
|
三至堂解釋:
《三至堂》是黃庭堅所寫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公父子孫,俱出文昌宮。
朱轓與別駕,同最治民功。
當年竹馬兒,市上白鬢翁。
相語府門前,郎君有家風。
筑室俯飛鳥,我來歲仲冬。
人煙空橘柚,梅蘤破榛叢。
延客煮茶藥,使君語雍容。
疇昔識二父,只今天柱峰。
故開堂北門,突兀在眼中。
千秋萬歲後,野人猶致恭。
借問經始誰,開國華陰公。
詩意:
《三至堂》描述了作者黃庭堅的家族世代相傳的文化傳統和家風。詩中以楊公(指楊時)為代表,表達了家族的世代榮耀和對治理國家的貢獻。詩人回憶起自己童年時與楊時之子一起玩耍的情景,現在已經成為市上的白鬢老人。他們曾在府門前交談,使君(指楊時)展現出高雅的風度。詩人自己在仲冬時節來到這座筑室,看到人煙稀少,原本繁盛的果園只剩下孤零零的梅花,破損的榛叢。他繼續以茶藥招待客人,使君侃侃而談,展現出雍容的氣質。詩人回憶起過去認識的兩位父輩,現在自己已成為家族的支柱。為了紀念過去,他故意開放堂前的北門,突兀地顯現在眼前。即使千秋萬歲之后,作為野人的詩人仍然向楊時表示敬意。最后,詩人借問歷史的起始是誰,回答是開國的華陰公(指楊時的祖先)。
賞析:
《三至堂》通過家族的歷史和家風來表達對過去的回憶和敬意。詩人以楊公一家為代表,將家族的榮耀和治理國家的功績凝聚在詩中。詩人通過描述童年時與楊時之子的游玩場景,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詩人對繁華的果園逐漸凋零的描寫,傳遞出歲月的變遷和生命的脆弱。然而,盡管歲月流轉,詩人仍然保持著對家族和先輩的尊敬和敬意。詩中的問句表達了對歷史起始的追問,將目光投向開國的華陰公,體現了對歷史源頭的敬仰和對家族傳統的傳承。整首詩以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家族和歷史的思考和感慨,呈現出一種家國情懷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