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下淵明 / 作者:黃庭堅 |
南渡誠草草,長沙濟艱難。
夜半舟移岸,今無晉衣冠。
松風自度曲,我弦不須彈。
慧遠香火社,遺民文字禪。
雖非老翁事,幽尚亦可歡。
客來欲開說,觴至不得言。
|
|
松下淵明解釋:
《松下淵明》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南渡長沙的艱難情境,表達了他對晉朝文化和士人風范的懷念,以及他在松下靜思的境地中感受到的寧靜和快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南渡誠草草,長沙濟艱難。
夜半舟移岸,今無晉衣冠。
松風自度曲,我弦不須彈。
慧遠香火社,遺民文字禪。
雖非老翁事,幽尚亦可歡。
客來欲開說,觴至不得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詩人南渡長江的歷險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舊時晉朝文化和士人風范的懷念之情。詩人在長沙艱難的環境中,感慨晉朝的壯麗與輝煌已經成為過去,現今的時代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壯志豪情。
詩中提到夜半舟移岸,表達了詩人在流亡中的不安與遷徙的辛苦。"今無晉衣冠"這句話意味著如今已經沒有了晉朝的士人服飾和風采,這是對舊時文化的懷念。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松下靜思的境地中所感受到的寧靜和快樂。松風自度曲,表示松樹的風聲自成一曲,而詩人自己的琴弦卻不需要再彈奏。這里松樹的風聲被視為大自然的音樂,與詩人內心的寧靜相呼應。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慧遠香火社,表示詩人在心靈上尋求安慰和寧靜。"遺民文字禪"這句話意味著詩人通過文字和禪修來表達對遺民的關懷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最后兩句"雖非老翁事,幽尚亦可歡??蛠碛_說,觴至不得言"表達了詩人的心情。盡管他已不再年輕,但他仍然能從幽靜的環境中找到快樂。而當客人來訪時,他想要說些什么,但卻難以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南渡長江、晉朝文化和自身內心世界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舊時光輝的懷念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抒發自己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