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昌上座歸成都 / 作者:黃庭堅 |
昭學堂中有道人,龍吟虎嘯隨風云。
雨花經席冷如鐵,一縢日轉十二輪。
寶勝蓬蒿荒小院,埋沒醯羅三只眼。
個是江南五味禪,更往參尋莫擔板。
|
|
送昌上座歸成都解釋:
《送昌上座歸成都》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昭學堂中有道人,
龍吟虎嘯隨風云。
雨花經席冷如鐵,
一縢日轉十二輪。
寶勝蓬蒿荒小院,
埋沒醯羅三只眼。
個是江南五味禪,
更往參尋莫擔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昌上座歸成都的場景。昌上座指的是一個在昭學堂中修行的道士。整首詩詞以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一種超越凡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題。
首先,詩中提到的“龍吟虎嘯隨風云”是在形容昌上座超凡脫俗,具有威嚴和力量。這里的龍和虎象征著權威和力量,風云則代表著世事變幻。
接著,詩句“雨花經席冷如鐵,一縢日轉十二輪”表達了昌上座修行的艱苦和兢兢業業。雨花經席冷如鐵,意味著修行者的心境堅冷如鐵,毫不動搖。一縢日轉十二輪則暗示昌上座每天日夜不停地修行,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昌上座所居住的寶勝蓬蒿(音譯)荒小院。寶勝蓬蒿指的是一種不起眼的草木,這里象征著昌上座的修行環境樸素簡陋。而“埋沒醯羅三只眼”則是在形容昌上座的境遇,醯羅是一種紡織品,這里指的是昌上座在世俗中的低微地位。
最后兩句“個是江南五味禪,更往參尋莫擔板”,表達了昌上座修行的理念。江南五味禪指的是一種追求境界的禪宗修行方式,而“更往參尋莫擔板”則是告誡后人不要輕易妄加評斷和批判。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現了修行者昌上座追求精神境界的決心和堅守。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修行者境遇和修行方式的思考,以及對后人的忠告。該詩詞展示了黃庭堅深厚的文學才華和對禪宗修行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