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鶴圖贊 / 作者:黃庭堅 |
偉萬里之仙驥,羾九關而天翱。
亦倦飛而歸止,矧人生之嗟勞。
饑食北山之薇蕨,寒緝江南之落毛。
安能作河中之桴木,寧為籬落之系匏。
|
|
倦鶴圖贊解釋:
《倦鶴圖贊》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倦鶴圖贊
偉萬里之仙驥,
羾九關而天翱。
亦倦飛而歸止,
矧人生之嗟勞。
饑食北山之薇蕨,
寒緝江南之落毛。
安能作河中之桴木,
寧為籬落之系匏。
譯文:
高大威嚴的仙馬飛越千萬里的天空,
跨越九重關隘自由翱翔。
即便它也感到飛行疲倦而歸于止息,
更何況是人生中的嘆息和勞苦。
它們饑餓地啄食北方山中的薇蕨,
凍寒中扯掉江南樹上的落葉。
它們怎能成為航行在大河中的船槳,
寧愿成為籬笆邊用來捆扎葫蘆的草繩。
詩意和賞析:
《倦鶴圖贊》通過描寫倦鶴的形象,反映了黃庭堅對人生苦難和追求自由的思考。
詩中以倦鶴為喻,表達了黃庭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勞苦生活的感嘆。倦鶴作為仙馬,擁有無盡的自由,可以自由翱翔于天空,跨越重重關隘。然而,即使是它也會感到疲倦,選擇停止飛行。這種倦意和歸宿的選擇,折射出人生中的疲憊和無奈。
詩中描寫了倦鶴的饑餓和寒冷,它們食用北山的薇蕨,拔落江南樹上的落葉。這些形象突顯了艱辛的生活狀況,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勞苦的感嘆。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反問。詩人問倦鶴如何能夠作為河中的船槳,承擔起艱巨的任務,而不是寧愿作為籬笆上捆扎葫蘆的草繩。這種比喻傳達了詩人對自由選擇的思考,他認為雖然人生充滿了勞苦,但自由和追求真正的價值是更為重要的。
《倦鶴圖贊》通過倦鶴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由追求和人生勞苦的思考,以及對自由選擇的思考和價值觀的堅守。同時,詩中精練的表達和比喻也展示了黃庭堅在詩歌創作上的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