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俗軒耐閑軒頌 / 作者:黃庭堅 |
不愛孔方乃不俗,放下利欲是耐閑。
棒打石獅子,論實不論虛。
|
|
不俗軒耐閑軒頌解釋:
詩詞:《不俗軒耐閑軒頌》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不愛孔方乃不俗,
放下利欲是耐閑。
棒打石獅子,
論實不論虛。
中文譯文:
不愛孔方乃不俗,
不追求名利才算閑。
棒打石獅子,
評判的是實際而非虛幻。
詩意:
這首詩詞由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表達了他對于世俗追求和名利之間的態度。詩中提到的“孔方”指的是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孔子。詩人通過說“不愛孔方乃不俗”,意味著不追求儒家經典中所強調的世俗名聲與成就,才能算得上是獨立于世俗之外的人。
接下來的兩句“放下利欲是耐閑,棒打石獅子,論實不論虛”則強調了摒棄個人私利和功名的重要性。詩人認為只有能夠放下對利欲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閑適自在的生活。
“棒打石獅子”這一比喻意味著要敢于批判虛假的表象和陽奉陰違的行為。石獅子是一種常見的裝飾藝術品,但它們并不具備實際的功能或力量。通過打破虛幻的表象,詩人強調了價值觀應該基于實際和真實的基礎上,而非虛幻的形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和虛偽的批判態度,倡導追求真實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詩人以“不愛孔方”來表示超越儒家經典的觀念,表達了他對于世俗名利的不屑和超脫。同時,通過“放下利欲是耐閑”的表達,詩人強調了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重要性。
“棒打石獅子”這一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詩人對于虛假和虛偽行為的不屑一顧,倡導真誠和實際的價值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引導讀者思考追求真實和內心自由的意義,傳達了對于世俗追逐和虛偽行為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