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 / 作者:黃庭堅 |
縣北縣南何日了,又來新寨解征鞍。
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時須束帶,故人頗問不休官。
江南長盡捎云竹,歸及春風斬釣竿。
|
|
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解釋:
《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縣北縣南何日了,
又來新寨解征鞍。
山銜斗柄三星沒,
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時須束帶,
故人頗問不休官。
江南長盡捎云竹,
歸及春風斬釣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新寨冒雪宿營的情景,表達了他心中的憂愁和不快樂。
詩的開頭寫道:“縣北縣南何日了”,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無奈和苦惱。他在戰火紛飛的時代,無論是在縣北還是縣南,都無法享受到和平與安寧。
接著描寫了作者再次來到新的寨子,解下馬鞍,暫時停下行軍的場景。這里的新寨可能是指新的軍營或行軍營地。作者暗示著自己在不斷的戰爭中輾轉流離,無法安頓下來。
詩中出現了“山銜斗柄三星沒”,形象地描繪了大雪覆蓋的山脈,讓人感受到嚴寒的氣息。這里的“三星”可能指代山峰,被大雪所掩蓋。山和雪的描繪增強了詩中的寒冷氣氛。
下一句“雪共月明千里寒”,通過對雪和月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嚴寒的氣候。雪和月的明亮相映成趣,襯托出冰天雪地的冷冽。
接下來的兩句“小吏有時須束帶,故人頗問不休官”,暗示了作者有一些職務和責任。他可能是一位小官員,有時需要束縛自己,但他的朋友們卻對他的官職問個不停,讓他感到煩惱。
最后兩句“江南長盡捎云竹,歸及春風斬釣竿”,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江南的云和竹與作者的心情相呼應,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遠離。當春風吹來時,作者終于可以回歸故鄉,放下一切繁忙和戰亂,享受寧靜和自由。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寒冷的自然景觀和作者內心的憂愁,表達了對戰亂和流離失所的不滿和渴望歸鄉的情感。同時,詩中也展現了黃庭堅對平靜生活和真正的自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