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贊 / 作者:黃庭堅 |
眾生墮八難,身心俱喪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觀世音。
火坑與刀山,猛獸諸毒藥。
眾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薩,當(dāng)自救痛者,不煩觀音力。
眾生以二故,一身受眾苦。
若能真不二,則是觀世音。
八萬四千人,同時俱起救。
|
|
觀音贊解釋:
《觀音贊》是宋代文人黃庭堅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眾生墮八難,身心俱喪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觀世音。
火坑與刀山,猛獸諸毒藥。
眾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薩,當(dāng)自救痛者,不煩觀音力。
眾生以二故,一身受眾苦。
若能真不二,則是觀世音。
八萬四千人,同時俱起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dá)了人們在世間遭受各種困難和痛苦的境遇,但只要心中有一念向觀世音菩薩呼喚,觀世音菩薩就會回應(yīng)救助。詩中描繪了火坑、刀山和各種惡毒的猛獸和毒藥,象征著眾生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痛苦,但只要能夠真正體悟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就能超越一切痛苦,成為一個真正的觀世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dá)了一個重要的佛教思想,即通過呼喚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可以得到菩薩的救度和保護(hù)。詩中的火坑、刀山和猛獸等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眾生所受的種種苦難,強(qiáng)調(diào)了人們在紛繁世界中的困境和無奈。然而,詩人提醒人們,真正的觀世音并非僅僅依賴外在的呼喚,而是通過內(nèi)心的修行和體悟來實現(xiàn)。
詩中的"眾生以二故"指的是眾生分別陷入八難和身心俱喪的困境,詩人呼吁人們不要只是依賴外在的菩薩救度,而應(yīng)該自己努力解脫痛苦。最后兩句描述了八萬四千人同時起身救助,表達(dá)了眾生共同奮起救度的精神,強(qiáng)調(diào)了眾生之間的互助和共同解脫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dá)了佛教的智慧和人們對于救度和解脫的渴望,同時呼喚眾生們要通過內(nèi)心的修行和正念來實現(xiàn)真正的觀世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