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文伯暑時五首之扇 / 作者:黃庭堅 |
團扇如明月,動搖微風興。
屏去坐上熱,袪逐盤中蠅。
有用何提挈,無心分愛憎。
炎炎雖可貴,棄置奈寒冰。
|
|
和李文伯暑時五首之扇解釋:
詩詞:《和李文伯暑時五首之扇》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團扇如明月,
動搖微風興。
屏去坐上熱,
袪逐盤中蠅。
有用何提挈,
無心分愛憎。
炎炎雖可貴,
棄置奈寒冰。
中文譯文:
圓形扇子像明亮的月亮,
微風吹動扇子令人愉悅。
遮擋炎熱,讓坐位涼爽,
驅(qū)趕盤中的蒼蠅。
有何用處要提起呢,
沒有心思分辨喜惡。
盡管炎炎夏日可貴重,
但被丟棄就像無用的冰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與李文伯相互和詩的作品之一,描述了夏日中的扇子的功用和象征意義。詩人以扇子比喻明亮的月亮,扇子在微風中搖擺,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它擋住了夏日的炎熱,使坐位變得涼爽,同時也驅(qū)趕了盤中的蒼蠅,保持了清凈。詩人認為扇子雖然有實際的作用,但它并不具有提挈的功能,也不會有偏愛或厭惡的情感。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炎炎夏日的珍視,但也指出了扇子在寒冷的冰天中變得無用的命運。
整首詩通過對扇子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夏日清涼的向往和對物物無情的思考。詩人將扇子作為一種象征,借以反映人生和情感的無常和無用。這首詩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富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tài)度和對虛無縹緲事物的思考,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的典型風格。
|
|